欢迎光临~bobsports登录-专业生产各种粉碎机,不锈钢破碎机,五谷杂粮磨粉机,炒货机,制丸机,压片机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客户案例

15亿的“叫花子生意”:苏北小镇垄断了北上广90%的炒货店

来源:bobsports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2-05 23:01:06

  这个人口不足7万人的“炒货之乡”,常年在外从事炒货生意的就有4万多人,遍布在全国所有地级市。每年炒出来的劳务收入,至少15亿元。

  垄断大城市炒货店的邳州人,凭着炒瓜子的手艺,成就了自己的致富之路,也助力苏北曾经有名的“(叫)花子县”,成了今天的全国百强县之一。

  每天,从内蒙等地运来的生瓜子,都会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邹庄镇。镇上几个专门卸货的师傅,年底忙的时候一天就要搬运200吨。

  这还只是镇子上几家炒货厂的用量。与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邹庄炒货店相比,只是凤毛麟角。

  邳州市邹庄镇,是个名副其实的“炒货之乡”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炒货生意,全镇的1.2万户村民中,有1万户都在做炒货。

  ▲邹庄镇的邹埠村,号称“干炒第一村”,90%的人都从事炒货行业 来源:央视

  家家户户都炒瓜子这已经够厉害了,更让人惊讶的是,整个邹庄镇近7万的社会人口,常年在外地从事炒货生意的,就有4万多人,占了劳动力的80%以上。这一个数字大约占邳州农村人口总数的10%和农村劳动力的30%。

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从东北到广东,从上海到新疆,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里,都有邳州人开的炒货店。

  在大城市里,这一个数字更是惊人。杭州市做炒货生意的老板,90%是邳州人。扬州市近100家炒货店中,80%是邳州人开的。

  他们之中许多炒货店,甚至成了当地的“网红店”,在年前的旺季,每天平均能卖2000-3000斤瓜子,最高时一天能卖上万斤。

  ▲坚果炒货类零食市场占有率慢慢的变大,已占了国内零食市场的三分之一 2016年数据

  邹庄镇一户在当地做炒瓜子生意的村民,每周要炒20吨瓜子,差不多每天要炒5000多斤,可依然供不应求。当地人讲,每户年收入十几万都是小意思,年收入超百万的也不在少数。

  在上海、南京、杭州这些大城市开店做炒货生意的邳州人,虽然做的是零售,但同样生意兴隆。

  小城市或经营一般的炒货店,最不济一年赚十几万,赚三四十万算是普通,做得好的一家店年入百万也没问题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仅邹庄镇这一个地方,每年从事炒货带来的劳务收入,就能达到15亿元左右,在炒货行业中资产过百万的“炒货大户”有200多个。

  邹庄镇卖炒货致富最直观的体现,就是家家户户盖起来的小洋楼,还有五花八门的豪车。

  因为是炒货的淡季,在外做炒货生意的人大部分会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段回家办喜事、盖房子。

  邹庄镇邹埠村是外出做炒货起家最早的村子之一,这个村90%的劳动力都是干这一行。当然,炒货也成了他们的“摇钱树”,成就了村里一个个百万、千万富翁。

  衣锦还乡是他们最朴素的成就感。因为邹庄镇外出做炒货的人去往全国五湖四海,他们的审美也就变得各有特色。

  像邹埠村就有“万国别墅”“万国车”的说法。家家盖的房子风格都不同,有欧式别墅,罗马柱、雕花窗;有海派庭院,楼上楼下几百平方,还带凉亭、荷塘……

  来自全国各地,挂着外地车牌的高档小轿车扎堆,一个小小的邹埠村,就有400多台私家车。

  连当地的村里人都戏称,逢年过节村里的路上还真要像城里一样,装上红绿灯才行。也难怪有外乡人会把这里叫做“小上海”。

  邳州紧挨着山东,河道密布地势低洼,历史上经常发大水,靠天吃饭的百姓只能背井离乡要饭。

  就拿邹埠村来说,以前村子里大部分土地都在分洪道内,本来一年只能收成2季,遇到夏天洪水,就只能靠国家的救济粮度日。

  这里有“二月二炒花子”的民俗,就是把花生、大豆、瓜子炒熟了吃。走街串巷的货郎,也就开始用草纸卷成筒装着炒好的瓜子到各处售卖。

  可谁也没想到,这个“叫花子生意”,会被邹庄镇的人做成如今十几亿的大生意。

  当年,邹埠村五十多岁的农民邹训生,召集了本村的几个人商量外出谋生,最后他们决定带着锅和铲,到大城市去卖炒货。

  当时,邹训生8个人揣着50块零4毛钱,骑着4辆破自行车,沿路讨着饭去闯大上海。在上海干了3个月搬运工,他们把做苦力挣的钱凑在一起,在农贸市场的角落里垒起了锅,开始卖炒货。

  邹庄镇人外出炒货的第一次尝试,效果让人意想不到。这一年他们每人分了600多块钱回家过年。

  1980年的春节过后,附近几个村的农民,一下出去了360多人去上海炒货“淘金”。

  开始时是家族式的一起,后来发展成先去的带着邻居,再从邻居变成邻村的一起,慢慢延伸到周边的乡镇也加入,甚至紧邻山东两个县的人,也加入了“炒货群”。

  也是从那时起,邹庄镇的青年人也有了这样的习惯:他们很少外出给人打工,“贵贱不打工,大小当老板”。

  邹庄镇外出炒货的热潮形成了。可让邹庄镇炒货真正发展、壮大的原因,除了扎堆外出的“人海战术”之外,还有更重要的“老规矩”。

  俗话说“同行是冤家”,不过在邹庄镇外出做炒货生意的人中,这句老话似乎并不通用,他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矩——

  从1979年8人闯上海卖炒货开始,邹庄镇外出的人无论是亲戚带亲戚还是邻居帮邻居,一起结伴闯荡做生意,最初的患难与共凝结出了全局观念和集体意识。

  ▲邳州人外出抱团且多聚焦于自己擅长的炒货行业,但却仍遵循着最初的集体意识,不做内部的恶性竞争

  外出卖炒货的,在外面挣了钱就会带着自家的亲戚、邻居出去,通过你自己的经验帮助新来的选择摊位,传授技术——

  在经营上不竞争,新入行的学会技术,转身到别的城市发展,就算摊位临近,也会错开经营的品种。

  最早外出做炒货的,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人,如今他们已“退休”,可是邹庄人对炒货的执着,却让很多年轻人主动选择了接班,或者在炒货行业里创业。

  年轻人的加入,特别是大学生的加入,可不是简单的守业,他们让传统的邹庄炒货变得年轻起来。

  在杭州“子承父业”开炒货店的周宁波,大学毕业后帮着父亲打理了几年炒货店后进入阿里巴巴工作。

  最后,他还是选了重回炒货店,而他最想做的就是推动成立“炒货办”这样的行业协会。因为在阿里的工作让他看到,互联网商业的今天,协会更容易促进信息交流,也能让邹庄镇的炒货形成品牌效应。

  ▲80后“炒二代”周宁波,年轻的炒货人开始更关注传统手艺与现代营销的结合

  他们思路更开阔,研究包装设计、炒货的营养、什么人群适合吃什么品种的炒货,把以往平民化的炒货,整成了年纪轻的人喜欢的网红食品。

  ▲坚果炒货类食品销量仍旧连年持续增长,规模化品牌化是邹庄炒货未来发展的方向

  虽然卖炒货创造了财富,但是,对外的劳务输出和散布城市中各自为战的经济模式,为邹庄镇带来的也只能是“衣锦还乡”的荣耀。

  因炒货而“离乡”,又因炒货而“回家”,邹庄人用“一把铲子一口锅”给出了一个乡村经济振兴的答案。

  本文授权转载自:正解局(ID:zhengjieclub)。正解局,一个有见识、有深度、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,华尔街见闻、雪球、蚂蚁金服、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。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,在这里,穿透信息迷雾,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博洛尼亚vs都灵:齐尔克泽、萨勒马克尔斯首发,杜万-萨帕塔、里卡多-罗德里格斯出战

  小男孩投球 班上女同学围着加油,没投进女生为他可惜,压力不亚于世界杯决赛梅西踢那个点球

  四川8家违规培训机构被查!成都一校外培训机构被查!高新区最新白名单公布

  只剩28天!成都一诊12月25/26日开考!全川70%参考,据说很难!